Comments-240404
This note records the comments to one of my clients in Chinese.
Content
感情网络模型
特征:
1.感情価:感情网络中的感情有积极感情和消极感情并且这些感情和一些相关的事件连接在一起(ノード、リンク、ノード),因此某些事件他在感情网络中它也具有感情价
LI:有时候感情价可以直接源于生物性,例如似乎有研究表明人生来就讨厌蛇状的视觉刺激(有特定反应的脑区),或者对于深度有戒备,这些应该都是个体生来被迫继承的负价格(不太需要堆积事件体验来学习)。
2.情动2要因:人们对于自己产生的生理上的变化会给自己找理由和解释。(这里导入了ビタミン剤実験,总结一下就是人们总要给自己生理上产生的变化找原因,可能归因到药物上,可能归因到サクラ上,各种各样的归因能造成不同的行动)
LI:在这里因为时间原因,没有介绍2要因理论之前的一组对立理论。首先是James-Lange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外部的物理刺激引发出人的心理学反应(大部分是说情绪反应),再反应到认知层面,例如“野外遇见危险-> 身体反应如颤栗-> 感到可怕”。接着是Cannon-Bard理论,认为外部的物理刺激先被认知层面感知之后,再激起身体化的情绪体验,例如“野外遇见危险-> 感到可怕-> 身体反应如颤栗”。2要因理论是对这两个理论的统合,因为在时间序列上认同James-Lange,但是并不认为人只会随直接的物理刺激产生“原始”的情绪。对于身体上的变化的认知也很重要,这个带有社会化的过程直接影响到对环境的解释并可能激起完全不同的情绪反应。例如,“一个现代人野外遇见狂暴的棕熊-> 身体反应如颤栗-> 感到可怕”,而如果我们设想有个极端的万物有灵论者+宿命论者“遇见狂暴的棕熊-> 身体反应如颤栗”,但是会解释自己的身体反应是一种狂喜,因为可以通过自己的献祭,自己的灵魂可以回归自然。当然第二种例子很极端,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不太能遇到。
感情事象と関連这样的解释说法,我是否可以理解为这也是一种行动表象?如果是这样,我想把行动表象和情动2要因理解为感情网络活性化成立的原因。正因为人们有着这样 我会先想象这个事情,再做这个事情 这样的思维过程,当某个感情被激活时,某个行动才会跟着这个感情被活性化。我认为行动表象就是感情和行动连接起来的媒介。而也正因为人们总要给自己心情产生找原因,所以各种各样的行为才能和情绪连接在一起,才能有感情网络,才能有下面这些所有的知识点
LI:在我的理解上,感情相关的理论和行动表象论并不存在直接的接点。拿James的主张来讲,虽然他想要讨论人类的情感体验和行为,但是行动表象论想要讨论的方面更加广泛一些,想要解释所有行为产生的原因:行为表象决定行为(没有中介)。结合上一个评论里所写的James提出的情感理论,当一个人感到可怕后,会做什么呢?会产生怎样的行动表象呢?这里应该是比较开放的,或者说James没有把“感情的产生”和“之后的行动选择”缝合起来,或者说也不能断言。接着说,行为是可以观测到的,退一步讲就算我们相信存在现象学家所体验到的行为之前的行为表象,但是激起行为表象的原因很难追溯,个体级别的行为表象是和个人经历息息相关的,而如何解释这一片一片的息息相关?认知派系认为有个不断更新的概念网络(广义上也包括行为表象),我想这个就是提出情感网络模型之前的理路。所以,我想我的解释和你的理解没有很大的偏差。
启动效应
另:我觉得不管是知识网络还是感情网络,很多知识点都非常非常的启动效应。事实上,我非常非常个人地认为他们之所以能够连接起来,就是因为有着启动效应。我目前没办法找到这两个网络里和文脉效应有关的连接,,,,
LI: 很强的洞察力,我觉得你的直觉应该也符合大多数社会心理学者的看法。可能很资深的社会心理学者也很难梳理清楚理论间的关系,因为现在的学术圈更加喜欢细化的小理论但不是“大一统”理论,也就导致众多理论的概念化对象和实验室的测量对象既有重叠也有不一致的部分。至少对我来说,任何一个尝试对这些社会心理学理论进行梳理的智性活动都举步维艰,就像一个新程序员不太敢碰老💩山代码一样。
话说回来,启动效应是个普遍的心理学现象,对于启动效应的研究都强调“对于认知过程的操作”,都想要弄明白是不是对人的认知进行特定操作后,就会产生特定的影响,且想知道这个影响是不是可以辐射到行为,可不可以不被行为人查知。于是,我们自然认可了可以使启动效应生效的被隐藏的重大前提:人的体验是伴随连续的时间序列的,也是被备份的。虽然在理论上,概念网络也好,感情网络也好,没有特别强调概念间或者概念群组间的上下级关系。但是网络构架搭建的这个过程本身是随时间变化的,也会出现中心化(会有一些概念被很多其他概念关联到)。同时,理论家们认为思维的活性化像是原子的运动一样会扩散传递,那么一旦将概念的构造关系这么模型化,就相当于默认会存在启动效应。所以我反而认为你的直觉很符合社会认知的核心理论构建的现状,至少大方向上没错。甚至可以更加开放一点,多用用具象的词描述自己的看法,而不单单就认可了那些被人为事先画定的结点和图示。
References
James-Lange Theory: https://www.verywellmind.com/what-is-the-james-lange-theory-of-emotion-2795305
Cannon-Bard Theory: https://www.verywellmind.com/what-is-the-cannon-bard-theory-2794965